靠前监管 靠前保障
截至5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造成62664人遇难,358816人受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22日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时指出,当前要继续抓紧救治伤病群众,尽快将重伤员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救治,保证灾区医疗急救物资供应,尽最大努力保障受伤群众生命安全。要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强化灾区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伤员救治和灾区防疫,都需要及时充足的药械供应和严格的质量保证。确保救灾所需药械及时到位、安全有效,为抗震救灾提供坚强的药械保障,是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多次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抗震救灾工作,并派出抗震救灾工作组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到救灾药械接收点、医院,了解救灾药械需求、调拨和监管情况。为了保证捐赠药械符合救灾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先后公布了3批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为了提高审批效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紧急调整了对抗震救灾所需血液制品及疫苗的批签发程序,实行出厂检验与批签发同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部署,统筹组织监管技术力量,派驻到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已申请国家批签发的疫苗和血液制品,采用批记录审核的方式尽快发出报告。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坚守在捐赠药品仓库,开辟绿色快检通道,使救灾药品在启运前就进行检查验收,以减轻灾区接收捐赠药品的检验压力,确保救灾药械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救灾前线,用到最需要的伤员身上。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伤员救治和灾区防疫任务十分紧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提前了解救灾工作的需求,确定相关品种目录,并协调组织生产。要提前介入救灾后期可能短缺药械的预测,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准备,组织企业加强生产调度,实行满负荷生产,确保救灾急需药械及时到位;尤其是接收转治伤员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更要提前做好药械保证工作。要深入救灾药械生产企业,监督企业严格质量控制,保证生产标准不降低。要进一步强化对救灾药械的检验,充分利用药品检验资源,确保检验质量,提高检验效率。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考验着国人的意志,也考验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行动力和战斗力。我们深信,在灾难面前,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一定能战胜困难,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障抗震救灾的药械安全,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贡献。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