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打通食品药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 作者:王少华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11-16 10:05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再次派出调研组,深入各县区、乡镇街道调研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四大战略”实施情况。为切实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芜湖市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契机,认真落实“四有两责”要求,先后提出并实施“尖兵”、“共治”、“刀锋”、“粮广”四大战略,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尖兵”战略:提升核心战斗力

  去年11月,芜湖市各县区机构改革完成,以原工商所为基础,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但这支基层监管队伍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对陌生,年龄结构、专业知识也不尽如人意。“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新老体制、新老法律、新老人员、新老观念纵横交错、相互磕碰,如何进一步理顺关系、提升能力、加强保障、落实责任尤为重要。”芜湖市局局长江澜说。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这支队伍形成战斗力?芜湖市局决定从培训抓起。通过培训年度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任务、食品药品现场检查量化分级标准等,让大家明白当前要“干什么”;培训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监管领域、环节的监督检查要点,让大家懂得“怎么干”。

  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之后,还要知道怎样才能“干得对”、“干得好”。要想“干得对”就必须加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要想“干得好”,就得加强监督抽样、重大活动保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电子监管、行政执法权力清理、12331投诉举报等专项工作的培训。

  “今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业务培训30多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全部轮训到位,此外还专门安排了100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芜湖市局人事教育科施琼介绍说:“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现场帮扶培训,对监管力量较弱的县区,则带着具体工作任务,边实践边指导。”

  “共治”战略:提升社会协同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芜湖市局以落实乡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职责为突破,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四员”队伍建设。

  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静说:“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我们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了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的综合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考核分值均为2分。”与繁昌县一样,芜湖市78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乡镇、街道主导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有的乡镇、街道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四员”结构,确保“四员”真正能“拉得出、用得上”。

  芜湖市局还进一步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管所与“四员”的任务分工:监管所主要负责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的业务指导和许可、处罚等行政执法工作;“四员”主要负责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督促整改、分级建档等管理性工作。

  “‘四员’是我们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繁昌县局食品监管科科长范德富不无骄傲地说:“现在我市正在全面推进‘一大三小’专项整治,如果没有‘四员’,没有乡镇、街道的支持,单凭监管部门这一点人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刀锋”战略:提升技术支撑力

  食品药品监管离不开监督抽检的技术支撑。为加强食品药品抽检,芜湖市局实施了“刀锋”战略。

  “刀锋”战略首先是在确保完成国家、省级抽检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级监督抽检和风险抽检,实现本地食品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全覆盖,强化节令食品和易出现质量问题品种的抽检。今年,芜湖市市级计划抽检食品1759批,药品1200批,9月底已完成食品检验1286批,药品检验870批。

  为了让抽检这把“刀”更锋利,芜湖市局一方面加大食品药品抽检经费投入,增加抽检任务,优化检测指标,提升检验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发挥食品快检在重大活动保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定期开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品快检,不定期开展夜市小餐饮监督检查和食品抽检,提高抽检时段和区域覆盖面,消除抽检盲区。

  芜湖市局还进一步加强了食物中毒、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置和投诉举报品种的监督抽检,对监督抽检不合格品种,严格依法查处。据芜湖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张友刚介绍:“今年,稽查支队先后对35家企业42个品种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没款160多万元。”

  “粮广”战略:提升经费保障力

  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经费保障工作。“去年,市财政共安排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经费1359.07万元,今年预算经费为1504.90万元,同比增长10.7%。”芜湖市财政局相关人员表示。

  在加强市级监管经费保障的同时,芜湖市还进一步将经费保障作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的一项重点任务,以市政府文件分解落实到各县区,要求县区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资金投入不得低于100万元。今年7月,芜湖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中期督查,各县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经费均纳入了财政预算,平均每个县区100万元,其中镜湖区和无为县各150万元。

  为用好专项资金,芜湖市督促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以奖代补”方案,明确补助标准、验收方式和支付程序。弋江区局副局长翟华磊介绍,专项整治“以奖代补”主要由乡镇、街道负责,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管钱与管事分开,整治验收合格后,由所在乡镇、街道集中向县区申请支付。

  在有力的资金保障下,芜湖市通过以奖代补、典型示范,今年1~10月,全市共完成整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市场26个、食品加工小作坊60家、小餐饮740户、小医疗机构药房458家。目前已有13个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市场、28家小作坊、76户小餐饮、35家医疗机构小药房申请市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单位验收。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