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食品药品监管“三个一”试点进展顺利 已拟订17个地方食品标准

  • 作者:袁福国 孙麟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10-26 09:46

  本报讯  记者袁福国  通讯员孙麟报道  今年以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针对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四小”(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摊贩)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缺规范、产品无标准等问题,在全省开展“三个一”试点工作,即:17个市州各承担一项食品药品监管试点任务,制定一个地方食品标准,抓好一个重点食品品种的规范监管。经过半年的探索,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11项监管试点工作,拟订17个地方食品标准,对13个重点食品品种实施规范监管。湖北省局将对各地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在全省推广成熟可行的经验,实现改革创新效益最大化。

  食品药品监管试点彰显创新活力。武汉市规范集贸市场管理,已完成91家集贸市场的规范经营,重点实现集贸市场豆制品、卤制品、酱腌菜、米面4类食品经营户提档升级,力争今年达到规范120家集贸市场的目标。宜昌市将枝江市作为基层站所建设试点,枝江市明确乡镇(街道)监管所管理体制和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监管所、村(居)委会工作职责,各乡镇(街道)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孝感市开展食品药品综合监管信息化试点,整合监管资源,探索一次现场检查同时覆盖各类监管品种的模式,将电子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运用警示、提醒、约谈等措施,提升监管执法水平。鄂州市推行药品零售电子监管试点,已将1个连锁企业总部、8家门店和3家单体药店纳入试点范畴,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监控企业的药品购进、销售、存储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预警和处置。

  地方食品标准制定彰显品牌效益。神农架林区是农业部确定的第一批中华小蜜蜂原种基地,林区相关部门制定了神农百花蜜(蜂蜜)地方标准,并从农业养殖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武昌鱼、孝感麻糖、恩施腊肉、本草纲目大汉雄风酒、襄阳大头菜、荆州鱼糕、潜江小龙虾、随州蜜枣等湖北土特产远近闻名,各主产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专班进行调研,掌握企业现状,从生产硬件条件、质量管理、过程管理和成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拟定了地方标准,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品销量的大幅度增长。

  重点食品品种规范监管彰显威力。黄冈市着力打造豆制品放心加工区,市县两级共建成豆制品放心加工区9个,另有2个县市正在积极推进。鄂州市在开展食用油规范监管中,督促6家散装油批发户拆除储油罐,7月1日起,全市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三无”散装食用油。咸宁市开展砖茶生产经营规范监管工作,出台《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对茶叶种植、茶鲜叶原料收购与粗加工、茶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襄阳市开展黄酒规范监管工作,监督企业落实生产记录、出厂检查、进货查验等制度,对抽检不合格的7个品种和销售问题黄酒的10家餐饮单位立案调查,将3家涉嫌违法生产的小作坊移送公安机关。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