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发展论坛暨中药饮片保护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呼吁——重视中医药特色的传承
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健康与公共传播分会主办,北京君和康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医界承办的基层中医药发展论坛暨中药饮片保护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我国中医药的大势与前景、中药饮片在基层的机遇与挑战、基层中医药的人才提升战略、加强中医药的经典传承与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在会上呼吁,要充分重视中医药在农村的队伍萎缩和服务萎缩问题,让中医药重返农村广阔天地!
拯救优势治疗病种
陈珞珈指出,当前中医药领域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医药队伍萎缩了,服务也萎缩了。“在一些西部和偏远农村地区,已经没有人提供中医药服务了,新疆、贵州只有3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据陈珞珈介绍,2014年,全国4万多个乡镇卫生院和数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比例都只有5%,一个有几十位医生的乡镇卫生院仅有1.85个中医;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1.08个中医,而且这些中医医生并非全用中医方法治病。全国还有27.2%的县(市、区)没有设置中医医院,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5%的乡镇卫生院、48.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42.5%的村卫生室还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和素质不高的矛盾并存,导致农村中医服务量萎缩。
二是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亟待加强。“城市里中医院已经普及,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过去一些非常有效且有特色的中医专科小科,如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以及一些专病的治疗如瘰疬、脉管炎、骨髓炎等的优势治疗病种已经凤毛麟角。专科、专病和特色的消褪也是中医的一种萎缩。”陈珞珈说。
三是部分已经逝世的著名老中医,他们宝贵的临床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继承。“一位名医代表一个流派,名医去世了,他的学术流派或专科疗法也就消失了。一位名医就是一座高峰,高峰倒了,剩下的就是高原或者平原。13亿人只有60位国医大师,现在已经去世1/3了!”陈珞珈不无感慨地说。他呼吁,学术和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关系到中医的生死存亡,要全力提升中医学术质量和服务能力,加强继承创新,培养更多的名医、名家和名师。
培养医药兼通大家
“辨证论治是中医之魂,而辨证论治的落脚点在辨证用药,其关键是饮片的炮制。”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世臣认为,中医和中药领域专家应共同研究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从古至今,在中医药科学体系中,凡成大家者,都是医药兼通者。”张世臣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10篇398条,列方112,方方药下有脚注,脚注内容除用药剂量外就是炮制,说得都非常清楚;陶弘景是第一个具名的本草学家,也是医药兼通的大家,写出了《本草经集注》。“还有孙思邈、寇宗奭、朱丹溪、李时珍、赵炳南,哪一个不是医药兼通啊。他们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合理用药经验,成为中医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饮片是中药之根。”张世臣说,中医个体化医疗方案,最终落实在经过炮制的饮片上,可见炮制是因应辨证论治需求而制备的饮片。运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效用。如黄连,对痢疾、消渴、失眠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黄连有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等多种炮制方法,因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也各不相同,甚至炮制后会产生新的药效。生黄连泻心火,猪胆汁炙黄连治肝胆实火,醋炙黄连治肝胆虚火,用酒蒸黄连治消渴……这种独特性正是中医用药的绝妙之处。经过炮制的饮片,为中医临床辨证灵活用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辨证论治的落脚点在辨证用药,就是辨证用饮片。一个中药黄连可以做多种饮片。但是现在能有多少临床中医生会用这么多种黄连饮片?中医药古籍文献是古代先贤实践经验的结晶,我们现在有多少医生可以把先贤的东西既能继承下来,又能够发扬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张世臣表示,实施药品GMP后,中药产业得到了规范,但中医院的临方炮制却逐渐萎缩了。“临床能够提出临方炮制的医生少了,即使有医生提出临方炮制要求,医院制剂室的人也不会做了,而饮片厂都是做规模化的大品种炮制,这样就导致中医药最有特色的辨证用药被削弱了。”他认为,要促进中医药炮制学术的发展,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提高,深入的临床研究是基础,要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