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IPO 食品企业与资本市场共舞
中国医药报记者 胡芳 报道 尽管新一届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委)审核更为严格,但食品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热情依然不减。
5月2日,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网站进行了预先披露更新,进入上市最后冲刺阶段。在此之前,上海海融食品、青岛日辰食品、青岛蔚蓝生物、仙乐健康科技和新希望乳业等食品企业已陆续在证监会网站更新招股说明书;养元饮品、湖南盐业则分别在今年2月、3月顺利登陆A股。
面对食品企业高涨的IPO热情,业内专家指出,消费升级点燃了食品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产业升级的欲望。但在冲击IPO的过程中,除了财务数据外,食品企业还需要在食品安全、产品创新、中长期发展等多方面综合发力。
消费升级点燃食企IPO热情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走上了资本舞台。除了茅台、五粮液、泸州等酒企以及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外,恰恰瓜子、来伊份、绝味食品等“小食品”企业也陆续登陆A股,专注“打酱油”的海天味业甚至借力资本市场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调味品公司。
据深圳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统计,2018年开年,共有桂林西麦食品、有友食品以及山西紫林醋业等13家食品企业排队IPO,食品行业已经成为今年IPO六大热门行业之一。
此外,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炳生于近日公开表示,永和豆浆正在筹备A股上市,已有会计师、律师入场做上市前期的梳理。今年2月,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俊林也透露,郎酒集团拟在2020年后上市……
“近年来,食品企业IPO之所以比较活跃,主要是因为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食品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自身升级以实现产业端与消费端的匹配。这就加大了企业对于资金链的需求,而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如是说。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百姓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偏好开始与生活品质、情感因素、个性化和设计感相关,更加追求“质”的提升。“消费升级对于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企业需要新的资金投入来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大营销力度。而且,IPO重启后加快了审核速度,食品企业准备IPO成为比较现实的目标。”沈萌说。
多家正在排队IPO的食品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也印证了上述观点。根据招股说明书,日辰食品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2.88亿元,将投资于年产1.5万吨复合调味品生产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和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预计相关项目达产后,公司复合调味品年产能将由目前的1.2万吨增至2.7万吨。海融食品本次IPO则计划募集资金约4.16亿元,将全部投向新建厂房项目。
成功通关必须突破重重挑战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如火如荼的食品企业上市热潮,业内人士指出,食品企业上市必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就在食品安全方面。
2017年12月12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第72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三只松鼠遂成为新一届发审委亮相以来,首家IPO申请被取消审核的企业。对于“需要进一步核查”的相关事项,三只松鼠保持了缄默。在各种猜测和说法当中,朱丹蓬指出,三只松鼠能否上市,食品质量是关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8月,三只松鼠产品开心果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的食品抽检中,因霉菌检出值比国家标准高1.8倍而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此前在2016年2月、2016年5月,三只松鼠也曾两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随着新一届发审委成立,IPO审核更加严格,企业上市的例数有所减少。从国家层面来讲,一方面是为了净化市场,从源头杜绝僵尸股、垃圾股,推动上市公司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另一方面就是为食品安全把关。这大大增加了食品企业的上市难度。”朱丹蓬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届发审委对上会企业的询问更加细化,所关注的重点几乎直指要害,比如,医药企业多数会被询问商业贿赂问题,而食品企业则会被问及“舌尖上的安全”问题。
此外,对于一家拟上市公司,“一般证监会会看该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在该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体量有多大,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有无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换言之,证监会会全面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朱丹蓬表示。而在食品领域,大多数企业为大单品销售或者独角兽企业,主打产品往往“一枝独秀”,一旦出现问题,将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沈萌指出,食品企业进入IPO准备阶段时,通常具有比较稳定的业绩,但增长速度也较平稳缓慢,如果不能凸显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即便通过IPO审批,上市后也可能遇冷。以今年2月12日登陆A股的养元饮品为例,在上市19天后(3月15日)盘中跌破78.73元的发行价,成为2018年首只破发的新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品种单一、业绩下降是其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
“拥有知名品牌和独有生产工艺技术的企业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因为品牌和专有技术是食品企业价值的‘护城河’,可以提高企业收益率。”沈萌说。
抢占风口调味品领域受青睐
在食品企业主动谋求上市之时,资本也在积极寻找食品领域的风口。
朱丹蓬表示:“一般来说,资本会从大健康、刚需、市场潜力等角度来挖掘食品行业的价值。”基于此,他认为目前资本会相对看好3个领域,即:乳业、餐饮和调味品。全面放开二胎使乳品市场处于刚需状态;餐饮业近几年市场不断放大,增长率很高;而调味品市场,一是潜力大,二是产业结构尚处于低端,还没有出现寡头企业,有提升、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在上述3个领域中,调味品无疑最受资本青睐。在今年年初排队IPO的13家企业中,青岛日辰食品、山西紫林醋业等都是调味品企业。
“调味品价值目前只占到相关市场价值的5%。”成都乐客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裁斯波如是说。以小龙虾调料产业为例,目前我国小龙虾的产值已经超过1400多亿元,但相关产值过亿元的小龙虾调料品牌却一个都没有。“这就意味着我国调味品市场空间极大。”斯波表示,2017年我国调味品产值还不到4000亿元,但在未来10年内,我国调味品整体产值将有望达到1万亿元,国内、国际市场有望各占50%。“换句话说,世界都将品尝到中国味道。但现在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占比仅为6%。所以说,资本看好调味品市场是必然。”斯波说。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对辣椒加工兴趣浓厚,并向记者抛出两个数据:一是辣椒全球交易额高达300亿美元;二是国内辣椒年产值达到700亿元。“国内辣椒的市场需求会远超700亿元。”他表示,食品行业平均利润率不高,但可以整合做大。“调味品行业市场稳定,企业主要是控制成本,我们可以用普通产品扩大规模摊成本,用高端产品出口做利润。”张仕元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