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法治根基 护航药品安全——甘肃省药品安全调查中心创新推进药品法治宣传教育纪实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在甘肃省兰州市地铁1号线车厢里,药品安全普法短视频随着列车在城市穿梭;在社区普法活动中,执业药师们耐心为老人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制药企业,产品展厅成为生动的法治课堂……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甘肃省药品安全调查中心创新开展药品法治宣传教育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甘肃省药品安全调查中心按照国家药监局和甘肃省药监局部署要求,创新开展药品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党建引领、能力提升、以案释法、社会共治、网络构建、方式创新等举措,全面推动药品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筑牢法治屏障。
党建引领铸魂 淬炼执法本领
一直以来,该调查中心坚持党对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同时,坚持把普法宣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近3年来,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学习30余次,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普法宣传50余人次,推动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作为有着24年药品稽查经验的专业队伍,该中心始终将法治素养提升作为核心任务。近年来,推动出台了《甘肃省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计划》等制度文件,创新开展驻企实训项目,累计培训执法人员千余人次。通过举办执法技能竞赛、开展“师带徒”计划等方式,培养执法骨干80余名。目前,甘肃省药品安全调查中心39名在编人员中已有36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这支专业队伍先后查办省本级案件1074件,其中3起案件入选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为普法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执法普法并重 构建共治格局
“认真执法就是最好的普法”。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执法办案“五不放过”原则,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又注重教育引导,通过依法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有效震慑违法行为,增强社会法治意识,让每起案件都成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2023年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期间,该中心办理的2起案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起入选国家药监局典型案例。
同时,该中心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新模式,打造立体化普法网络,建设200余种专业书籍的展示中心和视频培训会议系统,制作宣传品27万余份;开展普法“六进”活动,覆盖全省9个市州,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兰州地铁1号线投放药品安全宣传片,日受众达17万人次;在乡村普法活动中,结合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开展法治宣传,实现普法与乡村振兴双促进。
激活企业动能 创新传播方式
2024年,该调查中心创新推动建立首批11家药品法治宣传教育普法工作站,构建“一企一策”普法新模式。兰州佛慈制药等企业将法治元素融入企业文化,年接待参观学习5万余人次。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启动重点门店普法建设,发挥1.1万余家药店、2万名执业药师的网点优势,把普法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
为了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趋势,该中心按照“报、网、端、微、屏”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建设思路,引导、鼓励各普法工作站企业围绕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增强普法针对性;借助甘肃省药监局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推送普法内容,开展普法教育。据统计,近三年来,中心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00余场次,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
甘肃省药品安全调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更加认真履行药品普法主体责任,纵深推进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加力开展药品法治宣传教育,为推动药品监管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坚实药品法治保障。(丁怡媛)
(责任编辑:赵红)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