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药监局以实干实效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 2025-08-12 16:10
  • 作者:魏民军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青海省药监局立足“监管为民”初心,以“1175”药品关爱工程为抓手,通过联动青海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万益药业连锁有限公司、青海省新绿洲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青海乐生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青海康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5家爱心药企,筹措100万元爱心物资;打造100家“药品关爱”专柜;协调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资助700名贫困学生;印制5万册汉藏双语“两品一械”安全科普手册。以上四大工程,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用有温度的监管服务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各族群众在药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温。


  聚爱成河:推进“慈善工程”,架起民生“连心桥”。药品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更连着党心民心。省药监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行业公益力量,架起药企与群众的“连心桥”。联动5家骨干药品企业,累计筹措100万元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等物资,精准投向高海拔偏远牧区、山区的贫困群体,为基层群众送去“及时雨”。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做实一老一小项目,筑牢健康防护网,推出老年人购药补贴、儿童安全用药指导等特色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专属关怀。组建专业药师团队,每月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血压血糖检测、慢病用药咨询,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服务”,让党的温暖直抵群众心坎。


  便民直达:设立“关爱专柜”,畅通惠民“零距离”。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监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省药监局以“药品关爱”专柜为支点,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网络。在全省科学布局155家零售药店,设立“药品关爱”专柜,统一标识、规范管理,纳入500余种慢性病常用药、集采中选药及平价基础用药,让“平价药、优质药”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步在西宁、海东打造8家“爱心驿站”和集采专柜,提供61种集采药品,特定疾病患者贫困人群DTP药品13种,不仅提供休息饮水、应急药箱等基础服务,更推出“送药上门”“孤药帮寻”等定制化服务,精准破解行动不便人群、罕见病患者“买药难”问题,用“小专柜”撬动“大民生”。


  护苗成长:资助“贫困学生”,守护成长“向阳花”。守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是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省药监局将助学扶志与安全守护相结合,为少年成长撑起“保护伞”。联合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定向资助70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助力他们安心就学,为困境学生捐赠助学金及化妆品小礼包,温暖传递、希望萌芽。同时,完成104批次儿童化妆品监督抽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用严格监管筑牢儿童用妆安全防线,守护“向阳之花”茁壮成长。


  双语传知:普及“用药知识”,点亮安全“领航灯”。针对青海多民族聚居特点,省药监局打破语言壁垒,让安全用药知识“入脑入心”。组织临床药学、民族医药专家编印5万余册汉藏双语《用药安全宣传册》、宣传折页等宣传科普资料向全省投放,内容涵盖常见病用药、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药品储存等实用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依托“药品关爱”专柜、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活动等阵地开展“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切实提升药品安全素养。


  “1175”工程是青海省药监局践行主题教育的生动注脚,更是“监管为民”理念的深刻诠释。下一步,省药监局将持续深化工程成效,推动“药品关爱”品牌化、常态化、制度化,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书写药品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青海篇章,为建设健康中国、幸福中国贡献药监力量。(魏民军)


(责任编辑:郭肖)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